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重庆市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在二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通过校园文化环境、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管理的重构,要求教育者基于人的生长性及可塑性。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美”,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所需要的教育,获得个性化成长,逐渐形成了“成全每一个孩子”的理念。
学校创设了《“激活课堂”评价表》,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情境创设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能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要确保教师对学生不同理解的倾听,避免教师用自己的思考压制和取代学生的思考;要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提供契机。
走进教室,随处可见孩子们手捧书籍,静静阅读;在操场上,足球、篮球、田径等运动项目则开展得如火如荼……师生关系良好、生生关系平等、家校关系和谐,洋河花园实验小学朝着实现“成全每一个孩子”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资料来源:尹从昭、曹海燕:《在这里,成全每一个孩子》,载《人民教育》,2018年第2期,有改动。)
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结合材料,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包括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首先,教师应树立学生是发展的人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是指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材料中,这所学校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美”,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所需要的教育,获得个性化成长,逐渐形成了“成全每一个孩子”的理念,这说明教师要树立学生是发展的人的学生观。
其次,教师应树立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学生是独特的人,是指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材料中,这所学校力求学生获得个性化成长,能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这说明教师要树立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第三,教师应树立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指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材料中,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能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要确保教师对学生不同理解的倾听,避免教师用自己的思考压制和取代学生的思考,这说明教师要树立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学生观。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样的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