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在和同学、朋友、亲威分别时,会送对方什么呢?
讨论后,学生的回答各式各样:布娃娃、书、笔、几句话等。
二:请学生读诗,体会当时的情景,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师板画,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师:刚才的问题你们解决得非常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幅画吧!(学生们显得很高兴,有的拍手,有的喊出声,教师用简笔画勾勒出汪伦来送行的情景)
师:老师画了什么?你能根据画面的景物说一句话吗?
生1:汪伦带着很多人送行。
生2:有人在岸边唱歌,跳舞。
生3:他们在挥手告别……
三:讲故事,了解此诗的背景,进一步体会诗的寓意,引出课题。
师:根据画面景物,同学们都说出了非常好的句子,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学生都很高兴)
(老师讲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故事)
师: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
生1:他们之间的友情很深。
生2:我们应该向他们两个人学……
四:学唱歌,培养个性,展现自我。
师:汪论他喜欢唱歌。他想把这首诗以歌的形式唱出来,但又一时找不到好的谱,很苦恼,你愿意帮助他编唱这首歌吗?
学生用《天仙配》《找朋友》《快乐的节日》等曲调来唱。(学生特别开心)
五:学以致用,仿写送别诗。
师:刚才你们学得特别认真,我向大家推荐一首诗,题目是《赠汪伦》,你们现在也可以把心里话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赠给你的朋友。比一比谁最能表达自己的心声。
六:老师疑问:今天你准备完成什么作业?
生1:有感情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生2:把李白和汪伦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生3:课外学习一首李白的诗。
以上案例3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