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又到了繁忙的期末复习阶段,前天我正在批改模拟试卷,这时班长跑来说,班里同学王斌看到同桌受邻班学生欺负,立即“见义勇为”对他们大打出手,最后王斌被同学拉到我的面前,还一副行侠仗义、又蒙受冤屈的样子,我思考片刻,让他先回去,下一节是我的课,我装作没事,照常讲课。这时王斌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下课后,我把他带到走廊拐角,单独跟他说了些悄悄话,他也同意我的设想,几天后我们开了一场主题为“请不要用拳头说话”的特殊班会,这几个字也是王斌写的。接着又出演了小品《拳头,能解决问题吗?》,然后对两个“当事人采访,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达成共识,并引导讨论什么是哥们儿义气?什么是真正友谊?同学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大家讨论很热烈,王斌发言重读了《道德与法》课本中《真正的友谊》一文,并说起自己对哥们义气、行侠仗义的理解。学生的劝导之语竟这么入情入理,真出乎我的意料。

案例中的教师在处理学生暴力事件中运用了哪些德育原理?你认为对今后发展工作有何借鉴之处?(14分)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1.(1)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学生“见义勇为”,我没有当众批评教育他,而是单独跟他说了些悄悄话,开展特别班会“请不要用拳头说话”教育学生。

(2)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统一原则。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王斌个人行为,然后举办小品《拳头,能解决问题吗?》,大家各抒己见,从而影响集体。

2.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度和社会性接纳程度,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满足、引导和提升他们的道德需要,为他们的道德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德育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