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自主探索等新特征。在可预见的未来,诸如超市收银员、银行柜台服务人员、高速公路收费员、餐饮服务人员等,将会被人工智能部分或全部取代。但是,根据一项国际研究预测与分析,未来二十年最不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之一是教师职业。
请结合案例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不变”与“变化”各是什么?(10 分)
教师角色的“不变”:
(1)传道授业解惑者;
(2)示范者(榜样);
(3)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4)班集体的领导者;
(5)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6)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7)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8)社区型开放的教师等。
教师角色的“变化”是指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师要胜任育人角色:
(1)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者。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协作协同,发展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成长,实现人生价值。
(2)学生学习过程的领航者。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当能够为学生量身定制终身和基于需求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进行适配性的个别化指导,并且依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更为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并鼓励学生敢于面对学习中的不确性与风险,引导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探索与知识创新,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3)学生发展状态的评估者。在评估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的纸笔标准化测试,借助于信息技术平台,采用观察、档案袋等多样质性评估方法,全面收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数据信息,综合评估学生发展状态,重视对学生创新、合作、学习适应与社会责任等关键能力的评估。
(4)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既可以基于问题创设情境,也可以创设一些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教学情境,走向生活,让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5)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者。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将更多地关注如何将学生的学习、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开发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学习软件与平台,构筑起支持自主学习的线上线下学习网络,并能够为学生和所有在线学习者提供使用学习资源的指导。
(6)人机结合思维的践行者。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是我们未来思维方式重要的转变方向。教师应该借助人工智能处理海量信息和数据的优势,大幅度提高自己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对超越个体认知能力极限快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