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教师在教“圆”这个概念时,一开始就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老师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如说,做成三角形、四边形等。”同学们一下子又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因为它们无法滚动。”老师再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吧!(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椭圆)行吗?”同学们开始茫然,继而大笑起来:“这样一来,车子前进中就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老师再一步发问:“为什么圆形就不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圆形的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 至此,老师自然地引出“圆”的概念。
(1)请评价这位教师教学方法的独到之处。(5 分)
(2)教师应如何上好一堂课?请结合案例分析。(15 分)
(1)该教师在课堂上自然流畅地引出教学知识,应用了问答法,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启发性原则。
①问答法也叫谈话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题干中该教师通过师生之间课堂对话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圆的概念,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该教师充分遵循教学原则,如循序渐进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启发性原则等, 使圆的概念引入自然、流畅、可接受。老师通过由易到难、步步深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想和验证,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不仅需要了解学生,而且要充分备课,达到以下要求:
①目的明确:一是目标制定得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二是课堂上的 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该教师的提问都围绕着圆的概念展开,并结合了学生的认知实际状况。
②内容正确: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③方法得当: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该教师通过问答法引出圆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④结构合理: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课程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程安排紧凑,变换不同任务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转换大方自然,结构紧凑,有条不紊。
⑤语言艺术:讲普通话,要清楚,注意抑扬顿挫等。
⑥气氛热烈: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该教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学生讨论热烈,积极动脑进行师生互动。
⑦板书有序:形式上字迹规范、清楚,位置适宜;内容上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⑧态度从容:充满自信,适当运用肢体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