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天,赵老师正在上课,李丽与同桌窃窃私语。赵老师停顿了一下,看了她们一眼,她们马上停止了讲话,赵老师继续上课。另有一天,赵老师组织学生做练习,发现王伟在抄袭邻桌的作业,赵老师看了王伟一眼,但王伟并没有停止,继续抄袭。于是, 赵老师说:“王伟,自己做!”王伟就自己做作业了。过了一会儿,刘鹏看到了前排王强刚理了个短发,忍不住在王强头上摸了一下,并喊道“光头强”,引起全班哄堂大笑,王强很生气。赵老师走到刘鹏面前,严厉、坚定而平缓地说:“刘鹏,站起来!向王强赔礼道歉。”刘鹏犹豫了片刻,起立对王强说:“对不起,我错了。”赵老师说:“请同学们记住,任何时候都应该尊重别人,刘鹏,请坐下!”教学恢复了正常。
赵老师对课堂问题行为分别使用了什么处理方法?课堂轻度问题行为处理的要求有哪些?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教学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是需要予以控制、矫正和防范的课堂学生行为。依据材料表述,赵老师对课堂问题行为分别采取了以下处理方法。
(1)眼神暗示。李丽与同桌课上窃窃私语、王伟抄袭邻桌作业,赵老师都是采用了眼神暗示的方式,阻止他们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2)语言直接阻止。当王伟不理会赵老师的眼神暗示时,赵老师提醒王伟自己做作业,以及赵老师明确表示要求刘鹏道歉,都是通过言语直接告诉学生不应怎么样,应该怎么做,从而及时地纠正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课堂轻度问题行为处理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合理、科学。处理问题行为时应注意学生的承受力,不可要求过当,导致师生矛盾尖锐。
(2)不可滥用惩罚手段。惩罚虽能及时有效地制止课堂问题行为,但是过分滥用惩罚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降低教师威信,甚至引发学生怨恨的情绪。
(3)不应影响整体教学进程。课堂上发生问题行为,处理问题的同时应注意把握好整体教学进度。
(4)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方案应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应有偏向。
(5)教师自我反省。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也有可能源于教师的行为或方法不当,应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探究如何避免相同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对于问题行为处理的方式也是多元化的。因此,在处理课堂轻度问题行为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度,处理好主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