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资料,作答82、83题。
资料:
初三的小黄,平时做数学作业时常能采用多种方法解题,表现出较好的数学素养,但考试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就此,数学教师陈老师找到小黄一同探究原因。小黄说:“我考数学时,总是莫名紧张,集中不了注意力。”“其他学科也这样吗?”陈老师追问道。小黄回答道:“不是,只有考数学时才这样……”之后陈老师又与小黄的妈妈展开了一次深入的交流。据小黄妈妈回忆说:“他初二之前的数学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在班里都是数一数二的。直至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他因疏忽大意,加上身体不适,考砸了。当时的数学教师王老师就批评他骄傲自满,甚至数落道‘我看你也就这个水平了,学不好数学了’。此后,还曾多次在课堂上批评他,甚至拿他没考好的事情做反面教材,教育其他学生。孩子可能受到了打击,并对王老师产生了厌烦心理,开始不听课。尽管我发现了这一问题,几次想找王老师谈谈,但又怕得罪老师,影响到孩子……”陈老师再次找到小黄,询问道:“王老师批评你之后,你怎么做的?”“我就想着我自己学,考个好成绩,给自己争口气。但是越想考好,越紧张,越难以集中精力,好像陷入到了恶性循环之中……”小黄回答道。
陈老师似乎找到了小黄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深层原因,他深知小黄的数学素养没有问题,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定能助其提高数学成绩。此后的日子里,陈老师经常询问小黄数学学习上有无困难,并关注其课堂表现,鼓励其多发言,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一次自习课上,陈老师看到小黄为其他同学讲解数学题,马上在全班给予了表扬。还有一次,小黄的作业订正得好,陈老师同样给予了表扬。偶尔在小测验里考出高分,陈老师依然给予表扬。最近一次的期中考试前,陈老师找到小黄谈心,告知他“我从不以考试成绩的高低论英雄,我相信你的能力……”期中考试成绩下来的那一天,小黄与陈老师均露出了喜悦的笑脸。
从该案例得到的启示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