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在开春开设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合唱”“剪纸”“素描”“油画”“书法”“笛子”“二胡”“舞蹈”“足球”“围棋”“象棋”“花卉栽培”等选修课,聘请当地有声望的专业人士和有特长的本校教师担任老师,每周两课时,每学期初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由选课,期末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评定,并执行活动成果展演,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学生家长和有关专业人士的赞许。
(1)该校开展活动对学生成长有什么意义?
(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请谈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结合材料,该学校在开设国家规定的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程,这些课程、活动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校这样做有利于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促进了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保障了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材料中学校基于学生的兴趣特点,利用可能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由学生自己自由选修。
②学校这样做能够给学生提供真正放开手脚参与实践的机会,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人交往与合作能力及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和提高。材料中学校开展活动给予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③学校这样做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学习的方式。材料中自主设置的选修课程及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都是从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主动学习的方式。
④学校这样做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去质疑问难,如何去主动探究,如何去分工合作。材料中开设的课程及相应的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该校开展的活动对学生成长是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长久发展。
(2)①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在我国,教育目的包括“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两个方面。在“为谁培养人”层面上,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层面上,要求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受教育者。因此,根据材料,教师要通过以下方式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第一,教育目的精神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从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教育目的精神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因此,要求教师要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和谐发展的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第三,教育目的精神要求适应时代要求。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当代及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和素质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正确处理好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教育目标应该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结合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以及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来确定。教育目的是教育最高理想的体现,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