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作为新老师,张老师非常喜欢学生,但是,她也常常被学生课堂上的问题行为所困扰,有时甚至课堂秩序都无法维持,老教师建议她:“对学生要有规矩,不能给他们好脸色,他们才能乖乖听话”。

(1)张老师应该接受老教师的建议吗?

(2)你认为什么是问题行为?

(3)如何预防课堂中问题行为的产生?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1)张老师不应该接受老教师的建议。原因如下:课堂纪律是指为保障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及施加的控制。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教师促成的纪律。教师促成的纪律是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②集体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是指由群体压力而形成的纪律。③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使他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④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就出现了。良好的课堂纪律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形成了自觉的纪律。作为有责任心、成熟的学生,不但应当遵守教师和集体促成的纪律,而且还应为发展集体的行为准则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因此,材料中“对学生要有规矩,不能给他们好脸色,他们才能乖乖听话”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这属于教师促成的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形成了自觉的纪律,即自我促成的纪律。

(2)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教学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是需要予以控制、矫正和防范的课堂行为。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班级活动、与教师和同学关系紧张、容易冲动、上课乱讲话、坐立不安、活动过度等。

 (3)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
事实上,有些课堂问题行为是在课前就已经存在了的,而不是课堂活动过程中的运作所致。因此,最有效的课堂问题行为调控,就是在问题行为产生之前,采取措施优先实施预防性管理,避免或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从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人手,从学生、教师、环境和家庭四个方面加以预防: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具体措施如下: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②明确学生的行为标准;③加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提高教师素质

具体措施如下:①更新教育观念;②强化师德意识,善用关爱帮助学生;③提高教学技能,增强教学魅力;④变革课堂管理,善用激励引导学生;⑤控制情绪,善用理智转变学生;⑥掌握师生沟通的艺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优化育人环境

具体措施如下:①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物质环境;②善用心理环境熏陶学生;③强化社会教育

四、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来源:书名: 《超级班级管理法》 作者: 萧枫,姜忠喆主编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