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是一个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他常年带初三毕业班,平时认真负责,事业心强,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经常拖堂并布置大量的作业,周末还经常为学生无偿补课,在张老师的带领下该班的语文成绩远高于同年级的其他班级,中考合格率、语文平均分都遥遥领先。但是该班的其他老师都抱怨,张老师挤占了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造成学生严重偏科、总分很低。张老师对此感到郁闷,难道自己认真工作错了吗?
张老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5分)
张老师的做法不对,违背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及教育的根本目的。
第一,张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材料中,张老师拖堂、布置大量作业、业余时间补课等做法都未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处在被动状态。
第二,张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材料中,张老师偏重于教学生知识,提高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情绪与情感体验。
第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材料中,张老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他的目标仅限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占用了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造成偏科和总分偏低的后果。
综上所述,张老师的做法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观以及我国的教育目的不符,做法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