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李老师是六年级的一名班主任,小风是班上一个非常调皮的男孩,常与同学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上课积极举手但废话连篇,影响周围同学听课,干扰老师上课,让李老师非常头痛。李老师多次找他谈话,肯定了他身上的优点并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我改进做一名优秀的学生。但小风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看到他不思进取,李老师失去了耐心,给他爸爸打电话,并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狠狠的批评了他。
自那以后,小风脸上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也不举手回答问题了,课间也少了他的欢声笑语。于是李老师转换方法,再次和他进行了谈话。让他换个角度去想问题,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并对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他的行为道歉。后来小风不仅变得活跃而且变得守纪律了,在学习方面成绩也提高了很多,在月考时语文和数学全部拿了高分。
问题:根据德育原则,评价该案例。
材料中,李老师对班上的调皮男孩小风实行的德育原则如下:
(1)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面对影响周围同学听课,干扰老师上课的小风同学,李老师先是多次找他谈话,后来得不到改善之后,李老师转换了方法,再次和小风进行了谈话,让小风换个角度去想问题,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体现了李老师运用了疏导原则。
(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面对调皮的小风同学,李老师并没有进行放弃,而是尊重了小风,对他进行谈话,肯定了他身上的优点并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我改进做一名优秀的学生,这是在尊重小风的基础上,对小风进行严格的要求。体现了李老师运用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3)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材料中,李老师与小风的父亲进行了打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体现了教育的家校一致性原则,即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身为人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该遵循德育原则的相关要求,才能更好的促进师生关系以及做好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