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教育威信与教育威严的区别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有些人常把教育威信与教育威严混淆错误地认为威严就是威信,或者认为有了威严才有威信。实际上,教育威信和教育威严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前者是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后者则是使学生感到望而生畏的威摄力量。两者反映着师生双方不同的心态和意向,反映着不同性质的师生关系。

教育威信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尊敬,是学生愿意去亲近教师,喜爱教师,对教师怀有钦佩、敬仰之情,是学生对教师的心态。威严则是教师动辄对学生板面孔,摆出一副严肃的、不可侵犯的威势,是教师的自我作态,是教师对学生的心态。

教育威信意味着教师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学生感到跟学生交往是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被教育好,善于和学生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他们的心灵,满腔热情地、真心实意地教育、帮助、鼓励、感染、熏陶学生,使之不断进步,师生关系始终处于情深意浓的良好气氛中。威严则是教师坚持错误的“学生观”,师生关系十分紧张、对立。教师往往认为大多数学生都很讨厌,都很愚蠢,看不起学生,对学生抱着不耐烦和嫌弃的态度,有时甚至采取粗暴的方式指责、训斥学生,师生情感对立,心理距离拉远,关系始终紧张而不和谐。

教育威信意味着教师以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才能影响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而肯定的意向,确信教师影响的正确性,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导,雷厉风行地按照教师的意见行事,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变化是积极的、自愿的。教育威严则是教师并没有对学生产生好的影响,而是利用教师的权威,采取高压政策,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学生对此是反感的、怀疑的,但是出于学生角色的无奈只能被迫服从,其行为变化是消极的、被动的。

教育威信和教育威严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我们不能把威信和威严混为一谈,更不能把威严当威信,不能采取严厉的措施和粗暴的手段来建立和保持威信。当然,我们也不能放松要求,放弃原则,以讨好学生的方法来建立威信。教师只有加强修养,使自己具有良好的品格、学识、能力等素质,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较高的威信。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