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领域有关“互联网+教育”的讨论,已经成为近一段时间当仁不让的焦点,一些讨论热词在教育界内部不断出现。翻转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主任;慕课和O2O学习模式,让按需学习、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基于大数据=教学与评价,让学习者个性与差异性得到充分凸显与重复。
根据材料,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改变和影响。
“互联网+”为网络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它的优势使它在各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对提高现代教育质量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教育的“教”来说,主要带来了以下几点改变和影响:
1.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网络教育系统下的教学对象却是开放的,无论性别、健康状况、国籍或贫富贵贱,只要拥有了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学习者就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任何专业、任何课程进行学习。
2.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传统教育中的教学资源可以分别用文字、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以线性排列方式来呈现,这种呈现方式系统性强,但灵活性不够。网络教育中的学习资源可以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按照教学需要集结在一起,以超文本方式呈现,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这种基于WeB.的教育教学,可以创设一种符合建构主义理念的全新教育情境,让学习者更好地进行意义建构。
3.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互联网络作为一种强大的交互型媒体,有多种技术可以支持网上交流,交流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交互方式。
对于教育的“学”来说,主要带来了以下几点改变和影响:
1.学习模式的多样性
网络学习因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所以学习模式比较自由。它不但可以进行个别化学习,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情况分组学习,在网上进行小组讨论。若配以大屏幕显示设备,还可以实现团体教学,使教学活动的组织更加灵活方便,教学效果也可大大提高。
2.学习的自主性
网络教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自我更新知识,通过自己思考、探索来独立完成学习。网络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人—机”交互,而是复杂的“人—机—人”交互。这类交互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互动,特别是学生的主动参与。这种自主性具体表现在:学生确定自己的目标后,能够借助网上优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支配学习时间,从中知道了如何学习才能达到目标,也知道了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效率、测试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我们在看到“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互联网教育的弊端,只有在教育过程中合理运用互联网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