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你如何理解?请结合实例说明。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也就是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技巧,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首先,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都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基础;其次,知识学习的本身是艰苦的劳动,这个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学习活动是一项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学习者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较高的思想觉悟。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引导他们将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祖国前途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保证。

(3)贯彻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种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书和育人的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教育是以知识为载体,具体、自然、有效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