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首歌这样唱出:我不是你们说的那种那种坏小孩,也不是你们说的那种虚伪的乖小孩。我现在的想法已经超出你们的时代。请你们替我想想,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好久以前我的脾气就这么坏;好久以前我的叛逆就像现在。请你们原谅我,不必不必为我担心,我有我的理由,希望你们能够明白,我不是个坏小孩。
(1)分析当今小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及身心变化特点。
(2)在“互联网 +”时代,教师应如何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1)当今小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分为家庭文化环境、学校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其中,对小学生的成长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的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紧随其后,三种文化共同影响了小学生的成长。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分为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小学生生理发展处于相对均衡和稳定的阶段,身高、体重、肌肉的强度和耐力、肺活量的增长等都相当均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三个方面。①注意力: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仍以无意注意为主。②记忆力:记 忆的方式主要是形象记忆。③思维力: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不断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2)结合题干发现,现在的小学生想法较先进、思维活跃,因此在“互联网+”时代,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通过一些社交媒体与学生进行沟通。例如,可以利用YY、QQ等即时通信工具组织集体班会、活动讨论小组,进而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也可以利用百度云、QQ空间、微博等上传一些学习资料、教育视频、内容积极向上的文章等,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情况自行查阅、自行选择;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社交媒体发表他们对生活、学校的看法、感悟,教师能够通过查阅学生的社交媒体更新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
②学习新时代学生的认知特点,了解学生的新情况。多参加一些有学生参与的校外实践活动,了解这个时代小学生的普遍特点、兴趣爱好,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爱好等与他们进行交流。
③注意对网络信息的甄别。“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以爆炸般的速度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一定要注意甄别信息的真假,尽量避免散布错误信息,以免给学生带来伤害。
④对待学生要真诚,尊重与接纳学生、地位平等、心理相容。这样学生面对教师才能够更加敞开心扉,有效地进行交流。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运用新颖的方法,了解这个时代学生的特点,真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