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一位语文老师讲《曹刿论战》一课时,用投影仪展示了一组思考题:你认为鲁庄公懂不懂军事?你认为鲁庄公是昏君还是明君?学生二人为伴或四人一组展开讨论,讨论的气氛如夏天般热烈,讨论的热情更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片刻讨论之后,学生对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很快形成了三派意见:(1)懂军事,明君……(2)不懂军事,昏君……(3)既懂军事又不懂军事,有时昏庸有时明智……学生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时不时有学生将“刿”读作“岁”。时间很快过去了四十分钟,“懂军事?”“不懂军事?”“昏君?”“明君?”……教师也没作任何评析。

请运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对这节课进行评价。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讲该教师做的并不成功。

(1)教师的行为没有体现出新课改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即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材料中的语文老师仅仅让学生各抒己见但是却没有给学生最终结论和评价,学生在本节课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知识,所以学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因此没有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2)教师没有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新课改后的教学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曹刿论战》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过程与方法要求反复朗读,讨论探究,找出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联系现代汉语,在演变与沿革中去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学习课文,充分认识到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武器装备,而且与民心的向背,战略战术等都有密切关系。同时鼓励学生将这些道理运用到生活、学习中。材料中的课程在这几个方面都没有做出引导和讲解学生时不时将“刿”念成“岁”,老师也没有指导,因此教师没有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教师并没有很好的使用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等。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材料中的语文老师仅仅用了讨论法,让学生自己争辩40分钟,并且没有对结果做出任何评价,因此没有正确的使用教学方法。

⑤教师所开设的教学效果并不好,本节课既没有让学生们获得知识,也没有掌握技能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没有体现。材料中的语文老师,学生既没有学到知识,也没有得到情感上的发展,也没有培养学生如何学习的能力。教师更没有做到引导的作用。所以教师并没有达到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的做法并不成功。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