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美术课上两名学生交头接耳谈论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袁老师看到后,没有加以制止,导致其他学生也跟着讲起了“小话”。这种现象属于(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试题答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涟漪效应又称“模仿效应”,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提出的,其含义为:在一群人中,若看到有人破坏规则,而没有对这种不良行为进行及时处理,那么就会出现类似的模仿破坏规则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下列属于影响利他和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的是( )。
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落后,体育也差,没什么过人之处,唯一喜欢的就是欺负别人,玩弄女生的辫子,把同伴绊倒等等,别人并没有招惹他,但他好像也没有什么原因,纯粹为伤害而伤害。他的这种表现属于(
初中学生形成非正式群体的联系纽带是( )。
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社会认知、教育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可采取的教育策略包括( )。
造成从众的群体原因有(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