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现象频繁出现,教育主管部门屡禁不止。张老师是某县重点中学语文老师,2年前,贷款买了一套商品房。为了还贷,张老师利用双休日及周一至周五晚上时间,在租用的房间内,招收部分学生集中开展有偿补课活动。李老师是该县重点小学有名望的数学老师,他班上一些学生家长本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现考上重点中学的愿望,请求李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辅导。为了满足家长需要,李老师利用双休日及周一至周五晚上时间,在家里为部分学生集中开展有偿补课活动。
张老师和李老师的行为在老师中引起了广泛议论:有老师认为,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适当开展一些有偿家教补贴家用也是无可非议的;有老师认为,应家长要求教师开展有偿家教活动,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也有老师认为,打着素质教育旗号,从事应试教育,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这是师德缺失的表现;还有老师认为,教师开展有偿家教是另一种课外辅导活动形式,只是在实施中应该按照学校课外活动的要求开展活动,不应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
事件曝光后,教育主管部门重申严禁一切形式的有偿家教行为,并分别给予张老师和李老师相应的行政处分。
请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请依据素质教育理论,阐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具体表现为。
(一)教育对象的区别:面向少数学生与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所有学生进行教育,应试教育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应试教育下学生会根据学业成绩被划分为所谓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
(二)教育目的的区别:偏向知识与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虽然会对人的知识素质发展产生作用,然而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三)能力培养的区别:重视技能与重视各种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符合社会的需求。但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只能考试,而不能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不符合教育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的区别:填鸭式教学与多种教学方法
应试教育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素质教育要求转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性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五)学生评价的区别:筛选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
应试教育的评价采取筛选性评价,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素质教育在评价方式改革上作出了很多努力,采取发展性评价来评价学生。
(六)教学内容的区别:偏重学科体系与重视综合内容
应试教育以学科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忽视综合知识。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会导致教学中的学科本位、科目过多、课程内容“杂、难、偏、旧”等问题。素质教育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