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8年3月30日辽宁省沈阳市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题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萌芽阶段教育思想代表人物。《论语》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南宋朱熹对此句解释,朱熹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在古代西方,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真知的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这一教育理论,正体现了教学的( )。
蔡元培对大学精神的解释是( )。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提出这个观点的教育家是(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 )。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