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同学有偏科现象,对语文、历史等学科产生较强的畏难心理。他平时学习缺乏主动性,总是“临时抱佛脚”。考前复习时总以为“文科就靠背”,可以不求甚解。他采取反复识记的方法,但刚能背诵就停止学习,浅尝辄止。再加上时间紧、任务重,学习效果往往欠佳。他对一些形象的知识记忆效果相对好些。对抽象的知识,他采取相同的学习方法,尽管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总难以取得应有的记忆效果。后来,甲同学不断尝试运用自己习惯的记忆方法发现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的记忆效果好。
问题:
(1)运用记忆理论,解释并分析“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记忆效果好”这一现象。(2分)
(2)结合材料,分析甲同学记忆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10分)
(1)干扰抑制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来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记忆效果好”这一现象是由于早晨起床后不会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晚上临睡前不会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
(2)甲同学在记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没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材料中,甲同学学习缺乏主动性,“临时抱佛脚”,说明他学习记忆没有计划,因此记忆效果不佳。
②机械记忆,识记时没能理解材料的意义。材料中,甲同学总以为“文科就靠背”,光靠反复识记的方法,不求甚解,因此学习效果往往欠佳。
③未能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材料中,甲同学刚能背诵就停止学习,浅尝辄止,不能深度理解材料,因此记忆效果不佳。
④不能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材料中,甲同学采取反复识记的方法,对于形象的知识和抽象的知识采取相同的学习方法,不能做到采用形象编码、语义编码等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因此记忆效果不佳。
⑤不注重复习方法。材料中,甲同学总是“临时抱佛脚”,说明他没能做到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总以为“文科就靠背”,采取反复识记的方法,对于形象的知识和抽象的知识采取相同的学习方法,说明他复习方法单一;刚能背诵就停止学习,说明他没能做到过度学习。
改善甲同学在记忆方面存在问题的措施主要有: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②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④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⑤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⑥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具体表现在:
a.及时复习;
b.合理分配时间;
c.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d.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e.复习内容的数量要适当,一次复习内容的数量不宜过多;
f.适当过度学习,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过度学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