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位实习教师的教学日记,请根据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黎是初二的女生,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她的个性很特殊,她与同学关系不太融洽,甚至有点紧张。开学初她曾与一男生打架,对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反应强烈,存在明显抵触情绪。有次自习,她戴耳机听音乐,被班干部直接提醒并记下名字,她当众撕掉记录本,并辱骂班干部。同学们基本上对她敬而远之,避免与她发生正面冲突。表面上她与同学相安无事,实际上特别渴望别人对她的认同和欣赏。可是她又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能真诚地与人交流,时时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班级里,她没有真正要好的朋友。在学习上,她几乎丧失了兴趣,老师上课时,她表现出爱理不理的样子,有时候连课本都不愿意打开;甚至有时候选择自顾自地写东西、做小动作、读小说等方式逃避现实,但她读的大多是离奇鬼怪的故事书。她在日记中写道:“课根本就听不进去,整天在混日子,学校像座监狱把人关在里面,而我需要自由……”
小黎的表现跟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有关。我在实习期间尝试努力去改变她,但收效甚微。面对小黎,我感到力不从心……
根据小黎的特点,对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根据小黎的特点,对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遵循以下德育原则。
(1)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遵循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向上。材料中,小黎几乎丧失了学习兴趣,上课时也不翻书本。这时要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告诉小黎学习的重要性,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遵循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材料中,小黎对班主任的批评反应强烈,存在明显抵触情绪。这时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同时,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遵循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 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材料中,表面上小黎与同学相安无事,实际上特别渴望别人对她的认同和欣赏。这时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因此,对小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遵循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