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只有具有高尚的目的、远大的理想,才会在行动中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险阻。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养成教育是通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生活常规训练,使学生形成自动控制的良好行为习惯。坚强的意志不可能一天就形成,它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教师应该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3)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组织活动时,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社会意义,善于把具体活动和远大目标有机联系起来。其次,设立的具体目标要恰当,目标超出人的能力或客观条件的许可,容易丧失信心;目标过于容易,不经意志努力就能达到,也起不到锻炼意志的作用。最后,在完成活动并实现预定目的以后,要及时总结,分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薄弱点,以便进一步锻炼自己。
(4)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遭遇挫折是难免的。挫折会使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使一个人减少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失败感、愧疚感和思想负担,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对于容易盲从的学生,教师应多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培养其对社会、集体和劳动的责任感与义务感;对于怯懦的学生,应多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以增强其信心和勇气。
(6)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对于学生来说,榜样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量,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榜样来激励学生的意志养成。
(7)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中,周围人的影响、集体委派的任务、榜样的教育等,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