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但不是培养一个占有性的个人主体,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培养和谐社会的主体,人类社会的主体。(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22年7月11日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中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试题答案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主体间性的理解。主体间性超越了在主客体关系中个人主体性理念,把主体性置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之中。主体间性不是对个人主体的否定。相反,它保留了个人作为主体的根本特征,同时强调主体间的相关性、和谐性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学校要确保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每天不超过( )。
教育部《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
简述《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的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育部等七部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 )。
“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方法”,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专业知识中的(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