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楠,女,初中二年级学生,父母在她读小学时离异,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觉得小楠可怜、不容易,对她的教育方式就是“碎碎念”和迁就。可正因长期受到爷爷奶奶的溺爱,带有家庭破碎的心理阴影,该生性格变得非常复杂,有孤僻自卑的一面,也有敏感自尊的一面,会常常否定自己,但是当别人轻视自己的时候,会很生气。
假如你是小楠的班主任,针对小楠这位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困扰,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帮助她,引导她?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父母离异,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家庭教育的质量,可能会使孩子变得性格孤僻、自我封闭、不合群等。对于这种学生,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引导小楠同学:
(1)细致观察,选取恰当时机,与小楠同学谈心,鼓励发展爱好。
首先,我会与她谈心,放松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毫无芥蒂地向我说出自己的兴趣、爱好、想法等。当其展现出其天真、活泼的一面时,我会趁热打铁,与她共同制定其学习计划与活动计划,鼓励学生多与同学、老师交谈,多参加班级或学校组织的活动,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为融入集体做好基础铺垫。“师者父母心”,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给予她更多关怀,尽量补偿她缺失的亲情,使其不受歧视和冷落,处处感受到温暖。
(2)与学生父母沟通交流。
我会通过电话、微信、面谈等多种方式与学生的父母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结合实际情况,与其父母共同制定引导孩子的计划,并建议他们能经常一起带孩子游玩或参加活动、聚餐等,使其在父母关爱的润泽中慢慢走出心理阴影。
(3)与各科任课老师交流。
我会与各任课老师说明该生的情况,在各科任课老师的关注、鼓励下,学生会慢慢建立学习自信,并使这种自信延伸到活动中,重现主动与同学交流的积极性,迈出融入集体的一大步。
(4)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在班级干部的带领下主动团结这位同学。天真无邪、活泼开朗永远是孩子的本性,在同学们一段时间的主动团结后,该生的本性一定会被激发,和同学们打成一片,重新投入集体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