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思想深刻,内容充实,表述流畅。

       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过去12个月内,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1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教的20.49%,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中英认为:“许许多多的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路上都会或多或少遇到生命的意义匮乏感,我们需要帮助他们不断重置他们人生的价值坐标,帮助他们明白活着的价值依据是什么,增强他们内心的安全感”。现在的问题在于关注具体的东西太多,关注超越性的东西太少,理想教育和生命价值观教育被社会、媒体的庸俗价值取向淹没了。但若一代人缺乏真诚的信仰、高尚的理想远大的追求和严肃的社会责任感,只是活在一个原子化的、物质的、当下的、感官的以及冲突的自我当中,他们怎么有勇气和智慧面对人生随处可见的困难与挫折?”我们所处的大环境在变化,我们教育的观念也应当从原来的“学习改变命运”向“丰盈生命”转变。简单粗暴的批评式教育方式已不合适,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平等和尊重,让他们从中有更多的参与感、体验感、幸福感与获得感。

       请认真分析上述材料结合报考岗位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生命该如何教育

在现今高速发展和物质富足的时代,年轻一代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已发生很大改变。他们不再担忧温饱问题,而是要求有更多的生命获得感和意义感,以工具性为目的的教育、纯粹的知识灌输和技能学习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针对当前中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占主体的学生群体,我们需要帮助他们不断重置他们人生的价值坐标,帮助他们明白活着的价值依据是什么,增强他们内心的安全感。

我们应从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入手,切实降低学业压力应是通往幸福感的关键路径。通过实施优质的素质教育,逐步淡化升学教育影响,改革当前的考核评价机制,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从减少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降低中小学生因升学压力、学业竞争造成的负面情绪。要教导孩子们如何抵御挫折,不能一遇到挫折就当逃兵,人生的路很长,只要自己努力,有家长的庇佑、有教师的教导,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没有趟不过去的河。家庭教育也应该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下对孩子进行教育,不仅要教育未成年人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生命教育,要培养青少年对生命饱含敬畏之心,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悉心地呵护,每个人的生命都不能重来,生命的存亡不是一个可重复进行的试验,生命的消亡带给自己或者他人都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而人也承担不起肆意伤害和毁灭生命的责任。生命教育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余舟说,我们好几年的教育,也不一定能抗衡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如影视、文学、网游中,耳濡目染的对待生命的方式,所以经得起风雨的生命教育需要社会共同努力。

总之,我们必须要实施生命教育,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化的教育使得“教育”可以真正“名实相符”。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教育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升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并进而树立起生命神圣的观念,在生命的根基上确立起人的内在的不可让渡的尊严。

解析:第一:根据要求回归材料确立论点;第二:根据论点确立论述的依据;第三: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