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1920年,夏丏尊先生看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后写道:“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是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先生在20世纪初的思索,一直拷问着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人的心灵。教育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不是容器,教育不是生产车间。教育的本义在立人,在“上所施”与“下所教”之间,给予人发展的能力,并引其向善,而如果忽略了“人”,即使形式繁荣多样,其实教育也没有真正发生。

认真分析上述材料,请结合报考岗位和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思想深刻,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表达流畅。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本题可以围绕“以人为本”这个角度,按照总分总的模式论述。

总:阅读材料,明确材料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材料表达的重点在于教育要以人为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分:根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等分论点可进行正反举例,重点说明在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论据要具有典型性,说服力强。

总:总结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对教师的要求,结合自己报考岗位谈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热爱学生;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解析:第一:阅读材料,明确材料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第二:确定主题;第三:围绕主题展开作文。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