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结合具体例子,论述应当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发学习动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入,还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入。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水平。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些;而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气平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例如,在提供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加上定性评价,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因为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后进生不至于过分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

解析:第一,简要阐述学习动机的定义;第二,结合例子,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