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这说明学生具有(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8年6月9日宁夏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试题答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学生作为社会权利主体,享有受教育权、人身权和财产权等。其中,人身权中的人格尊严权是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学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对学生实施体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下列哪些做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 )。
小明上课随意说话,班主任让他到教室外罚站。小明找到校长,说班主任侵犯了其受教育权。( )
某小学让学生鼓乐队停课,参加商店开业庆典,学校并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学校做法( )。
由于提供学生成绩的方式不恰当,而对学生造成伤害。教师侵犯了学生的(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