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小李被老师和同学认为很聪明的学生,小李觉得自己是小天才,自己不努力,也能取得中等成绩,只要稍微学学就行,所以经常嘲笑认真学习的同学。
(1)从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分析小李的表现。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调动小李的学习积极性。
(1)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与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和外界环境。
材料中,小李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他将学习成绩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高。但是他也应该努力学习,将学习成绩归因于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即努力。因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小李觉得自己是小天才,自己不努力,也能取得中等成绩,教师应该纠正小李的归因。而且小李不应该嘲笑认真学习的同学,会给其他同学造成习得性无助感。教师对小李的行为做出评价时,对于他这种能力高不努力的人应该受到最低的评价。对于其他且能力低但努力的人应该受到最高的评价。
(2)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创设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小李对学习的积极性。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小李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些;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根据小李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因为归因于主观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
4.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竞争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