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提 升了教学效益,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四个一”现象:

“一讲到底”——满堂灌,讲得过多、过细,面面俱到;  

“一练到底”——满堂练,备课找习题,上课做习题,课后对答案;

“一看到底”——满堂看(课本),几乎没有指导、提示和具体要求;

“一 P(PowerPoint)到底”——满堂放(课件、录像),用播放代替讲授、问答和讨论等。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四个一”现象各自有何弊端?(6分)

(2)如何纠正“四个一”现象?(4分)

发布时间:2022-11-09
试题答案
答案: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做到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关注人”等,而材料呈现的“四个一”现象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其弊端如下:

①“一讲到底”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师满堂灌让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机会。

②“一练到底”忽视了教学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缺乏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所学知识片段化、零散化,不利于知识的传授。

③“一看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学习程度不同,自学程度也不同,教师不加以区别,所有学生进行一样的任务,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④“一 P(PowerPoint)到底”过度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会降低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四个一”现象是教师对新教学观的误读,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需要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应用。

(2)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实施需要教师正确对待,才能有利于学生发展、课堂教学,而材料中的“四个一”现象却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改变这种现象,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理念,改变学习方式。

①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中实行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不应“一讲到底”,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②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转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教师不应“一练到底”,应调动学生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

③新课程在个性发展上的实施,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独特性。教师不应“一看到底”,应针对学生认知水平提出具体的指示,明确目标。

④新课程在信息技术上的实施,要求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一 P(PowerPoint)到底”。教师应合理利用多媒体,以此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将新课程改革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