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位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该老师成功地化解了该事件,确保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老师对一个胖乎乎的男孩说:“请你把这段课文给大家读一下,好吗?”“老师,现在我不想读”这名学生不顾有听课老师在场,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地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果然,在后半节课上,这个学生主动发言,以自己精彩的朗读博得了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热烈掌声。
请分析该老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所体现的教育教学素养。(8分)
我认为该教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体现了如下的教育教学素养:
(1)关爱学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教师关爱学生应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执教老师面对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朗读时,采取尊重、鼓励的话语行为,是关爱学生的表现。
(2)良好的心理素质修养。材料中,教师有着一颗热爱学生、乐观向上的心境,面对突发情况,不感情用事,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
(3)呈现较高的教育机智。材料中,面对公开课的突发情况,能够沉着冷静,并保持微笑解决事情,充分体现了该教师有着较高的教育机智。
(4)符合新课改的教师观。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体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材料中,执教老师并没有只想到公开课上一味让学生配合,而是给予该生鼓励:“我们会耐心地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最终学生后面表现的也很精彩,激发他参与课堂教学,促进该生的学习。
综上所述,材料中的教师是一位关爱学生,拥有良好心理素质、较高教育机智的新时代下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