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普遍存在的“满堂灌”状况。学校领导研究决定,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限定教师每节课讲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这遭到了张哲老师的带头抵制,张哲老师是学校公认的骨干教师,为人正直、讲课活泼,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师生中很有威信。他说:“提高课堂效率,就是让老师各尽所长,有的老师擅长讲课,为什么不要他讲呢,15分钟的规定是有科学依据吗?是不是搞形式主义。”教学改革首先遭到学校骨干教师的反对,让学校领导始料未及。
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上述现象,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的认知(不少于200字)。
说明:此题考查各位考生对于教育问题的分析思考能力,针对一节课是否可以采用“定时限讲”,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本题的得分要点不在于支持还是反对,而在于给出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渗透着专业化的思考。故参考答-案会给出两种说法,供各位考生参考。
参考答-案一:
我支持15分钟“定时限讲”的做法,硬性规定讲授时间是一种强行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改革,这种改革可能会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阻碍,但长期执行,课堂一定会出现可喜的变化。
从当前教学的问题来看,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在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但是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学得被动的问题一直不能解决。不少教师总认为不多讲学生就不懂,不仅要讲,还要讲深讲细,讲了还不会那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了。于是,常态的课堂上弥漫的是一股挥之不去的浓厚的讲授之风。
面对如此的课堂教学现状,只有“定时限讲”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课堂教学效果低迷、改革徘徊不前的状况。我认为“定时限讲”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老师要考虑如何在15分钟之内高质量地完成讲授任务,变“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动思考教学”。二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面对“定时限讲”,老师不得不考虑剩下的时间要做什么,是要组织学生巩固?还是讨论?还是答疑?总之,教师走下了讲台,学生变成了主角;讲授的色彩被淡化,引导的作用得到了强化。三是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课堂是教师、学生共同耕种的沃野,如果课堂有了自由开放的空气,那我们的教育也不再是墨守成规,而是真正自由、智慧碰撞、充满激情的“运动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教师讲授时间的硬性规定,尽管在实际操作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它所传导的对课程改革的信息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答-案二:
我对15分钟“定时限讲”的做法持保留意见。虽然,15分钟“定时限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是否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科都能采用这种方式,还是需要慎重思考。
首先,不同老师在个性、气质、观念和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他们在解读教材、设计课堂时也很难整齐划一。比如,同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可能有的老师能在5分钟之内讲完,有的老师则要在8分钟才能完成。所以,在选项教学方法与确定教学时间上,不存在适合所有老师的最优方法。
其次,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师讲课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授课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对课堂的把握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到底讲多长时间,理应由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反应等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如果教师缺少一颗向课堂要效益的真心,即使把整堂课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彻底唱主角,也未必就是“生本”的体现。
最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使用的教学方式也不同。有的课型适合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有的课型适合采用讲授法。不分学科、不分课型,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限定教师的讲授时间,显然有违教学规律。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教情、学情来确定具体的讲课时间。
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我们确实应该让少而精的教师讲解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和课堂改革的发展方向,多而有效的学生自主互助学习活动成为课堂主旋律,但是在贯彻该理念的时候万不可剑走偏锋,用硬性规定去约束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