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如下教学片段:

片段一:老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让前后桌4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学生座位的编排大多是按照身高的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片段二:在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或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随后组内开始出现一片“嗡,嗡”的声音,感觉每一小组内的每名同学都在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道“停!请各小组派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于是经常发言的学生站起来,对全班同学说:“我觉得……”,“我认为……”。

问题:

(1)教学片段二中,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该教学方法对发展学生具有哪些作用?

(2)两个教学片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加以说明。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1)材料中教师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能促进集体的学习,成功增强群体凝聚力。②有利于学习中的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由于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因此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③有利于学生习得团体规范,发展形成社会交往技能。④有助于学生个体减少失败体验,改善他们的自尊和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①小组组建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结构上体现班级的缩影,学生按性别、学生成绩、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材料中前后桌4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不符合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②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有价值,并且要有的一定的难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经验,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材料中教师随意的提出一个问题,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③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分工。比如,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小组合作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可以定期的更换发言人,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材料中教师仅简单的将前后桌4人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并没有考虑到小组内的合作分工,也没有体现出考虑学生的特长,发言人也仅限于固定的学生,没有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都有发言的机会。

④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有正确的定位。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是组织者和掌控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和引导者,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启发,确保小组合作能够有效、有序地开展。材料中教师放任学生自己探讨,没有进行相应的引导启发,也没有活跃整个合作过程,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

⑤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有充分的交流时间。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学环节,而不是一两分钟之后,就直接喊“停”。

⑥学生的发言要有代表性。这是整个小组合作交流的结果,材料中“我觉得……”,“我认为……”过于的自我主义,没有体现出合作的意识。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个体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目的,改变教师垄断整个课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流于程序的过程,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的进行参与。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