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学生吴明,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吴明的父母性格内向,忠厚老实,不善言辞。由于平时忙于农活,而且文化水平不高,吴明的父母平时很少与他交流。在学校里,吴明与同学相处时也比较自私,对集体利益也漠不关心;对于学习,他也是马马虎虎,每次作业都是应付了事;由于成绩总是在班级最后几名,每到期末考试前,他偶尔也会制订复习计划,但很快就放弃了;对于将来干什么,也没有自信。
如果你是吴明的老师,结合吴明的实际,如何开展对他的性格培养和教育工作?
结合吴明实际,应从以下方面展开对他的性格培养和教育工作: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整个个性结构中处于统帅的地位。要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学校就必须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处理好与他人及集体的关系,正确评价和引导自身的行为,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使性格得到健康的发展。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性格是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的。通过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可使学生形成勤奋、认真、守纪律等良好的性格品质。除此之外,学校还要组织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增加学生受锻炼的机会。在各项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对良好的行为要及时表扬、鼓励。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在性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榜样人物的影响往往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性格教育中要注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引导学生向这些优秀人物学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性格教育中,更应该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已的性格,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以成为学生在其性格发展中能够直接模仿的榜样。
(4)利用集体教育的力量。集体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性格特征,而且其他许多优良性格特征如诚实等也能得到培养。另外,只有使每一个人的个性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才会有真正的集体和集体教育可言。总之,教育了集体,也就教育了每一个人;教育了每一个人,也必然会影响到集体。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学生性格的发展受他们已有的个性特点的影响,因此,性格教育必须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例如,对于自暴自弃的学生,教师不应苛求和指责,而要通过暗示、表扬等给予更多的鼓励,使他看到自已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以增强其自信心。对于自尊心强甚至自负的学生,批评时则需要顾及情面、留有余地,善于捕捉促进其发展的契机
,设法帮助其看到其在工作和学习中存在的缺点,养成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性格。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优良的性格特征的养成,并非简单地受客观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一个高度自主的组织系统,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能力,一切外来的影响,只有通过每个人的自我调节才能发挥作用。在教育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需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情境帮助他们对自身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促使他们自觉地发展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自我意识提高的过程中增强自觉塑造自己良好性格品质的能力。
(7)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采取正确的教养方法。在宁静愉快的家庭,孩子会感到有安全感,生活愉快,信心十足,待人和善,能和父母相处融洽;气氛紧张及冲突家庭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和焦虑,害怕父母,对人不信任。因此,父母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