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案例:

接手这个班后,前任班主任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终于摆脱了小军,从苦难中逃出来了。”仔细一询问,我才知道:小军,今年14岁,性格外向且倔强,思维敏捷,喜欢玩电脑游戏,学习成绩一般。父亲忙于生计,每天早出晚归,几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母亲初中文化,没有工作,一门心思希望孩子考上重点大学,为自己争口气,一听说孩子不听话就很恼火,连骂带打。因此,小军认为自己是家中“多余的人”。

小军在学校纪律散漫,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甚至故意顶撞、激怒老师,老师越生气,他就越高兴。在一节公开课上,老师叫起小军,让他回答一个很有想象空间,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的话题。但是,小军站起后的回答却让所有人十分震惊,他说:“你让我站起来干什么?我又不会回答问题!”说完,他一屁股坐下去,旁若无人地看起故事书来。同学问起他原因,他振振有词地说:“我没举手,凭什么让我回答问题?老师这是故意整我。”

问题:
(1)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小军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6分)
(2)假如你是小军的班主任,你会如何对小军进行教育辅导?(8分)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1)小军产生逆反心理,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原因:

①主观方面在于他看问题片面和偏激。青少年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往往不能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知偏差度较大,因此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行为极端,小军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父母没有时间照管他,他说自己是“多余的人”,把班主任看成是“仇视”他的人,把好言相劝、谆谆教导当作是给自己“卖乖”,把严格管理看成是“泄私愤”,因而怀着强烈的抵触心理和敌对情绪,把自己放在班主任的对立面,继而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

②客观原因在于家庭和教师。在家庭方面,小军父母忙于养家糊口、操持家务,因精力有限而无暇与他进行沟通,在得不到父母关怀与疼爱,心理障碍无法消释的前提之下,常常泡在游戏中弥补心理上的缺陷。在教师方面,班主任缺乏耐心,说教多于疏导,惩罚多于宽容,对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异常心理缺乏了解,看其缺点居多而不注意挖掘闪光点,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事实上,对学生过多的指责、埋怨、强迫、命令,只能增加师生之间不理解和不信任的程度,从而降低教育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军逆反心理是对教师某些不切实际的教育方法的一种示威。当我们发现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逆反心理时,千万不要急躁,而应该正确地认识学生的逆反心理,并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这样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作为小军的班主任,我会采取以下措施来对小军进行教育辅导:

①正确认识,理解学生。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信任。为此,必须先解除他们的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这样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心。首先,我会让小军感到我是真心实意地对他友好,想帮助他。尽量用诚恳的态度、平和的语气与他交流,以消除他的敌意和戒备心理。其次,我会明确地告诉家长和小军,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人的身心发展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

②打开心扉,沟通交流。经验表明,逆反行为越深的学生,逃避师生沟通的倾向就越强。因此,有效沟通本身就是处理逆反心理与行为的重要手段。

③允许宣泄,引导自省。宣泄是排遣不良情绪的有效方式。积压在心中的问题情绪好比一只不断膨胀的气球,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释放,结果将会是精神的崩溃。通过宣泄,能让学生放松心情,使那些原本不愿说出苦闷心事的学生更容易打开心扉。

④营造氛围,丰富活动。不同的班级具有不同的心理气氛。民主、宽容、善意友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逆反心理等攻击性心理及行为。可以组织帮教小组,在小军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使之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逐渐消除其对立情绪,使他渐渐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对集体感兴趣,逐渐改变他原先的态度和看法。

⑤家校合力,合理疏导。在教育小军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通过讲道理、推荐教育书籍等方式让家长学会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不管什么时候,家长都应该关心孩子,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他的爱是无处不在的。爱的缺乏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后果。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