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某小学五年级(1)班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改完了,有10多位学生的成绩低于80分,班主任戚老师很生气,便向这些学生的家长群发了短信:“某某67分,某某73.5分,某某78分……这些连80分都不到的成绩是垃圾成绩!某某只考了29分,简直是垃圾中的垃圾!留在学校没有任何意义,建议主动退学,收到短信的家长明天到学校开家长会。”短信中使用了学生的真实姓名,所有家长能了解到每位学生的成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结合案例分析该教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哪些权益。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受教育权和隐私权。

(1)老师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本)》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材料中,老师群发短信给家长,并在短信中认为学生的成绩是“垃圾成绩”“垃圾中的垃圾”等,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侵犯了其人格尊严权。

(2)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本)》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学校应当保障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开除、变相开除未成年学生。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未成年学生,不得因家庭、身体、心理、学习能力等情况歧视学生。对家庭困难、身心有障碍的学生,应当提供关爱;对行为异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帮助。材料中,老师在短信中劝告家长,建议让学生退学,试图剥夺学生平等教育权利,侵犯了其受教育权。

(3)老师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本)》第四条(三)规定,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材料中,老师群发成绩给家长,并且采取实名的方式,把学生的成绩隐私公开,侵犯了隐私权。

解析:第一:找到相应理论;第二:将题目涉及相关理论进行完善并完整论述;第三: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