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材料1: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德国学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英语3年级才开始学习;小学4年级毕业,根据老师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上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上大学的比例还没中国高……然而,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三、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后来查了一下欧洲有关国家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

       材料2:杭州某知名民办小学的一位孩子,连续一周哭闹着不肯上学,一开始以为是天冷了孩子想偷懒,后来觉得没那么简单,再三追问,性格内向的女儿才吐出实情:“数学不好,不想上学!”

       当事人的妈妈是杭州一位医学博士,平时带的是研究生,孩子的话让她着急了,等女儿睡着之后,这位妈妈翻出女儿的数学书和练习册,自己做了一些练习题,再联系女儿的反馈,以医生望闻问切的职业习惯,为女儿的厌学把脉。

       从作业本看,她觉得女儿“厌学”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女儿完全的零起点,导致识字量很少,看题如同天书。比如题中有“数一数”、“填一填”,“数”和“填”两个字她都不认识,影响了解读题目的能力。

       二是老师每天都会布置所谓的“聪明题”,比较难,这是严重打击女儿学习数学信心的“大杀器”。

       妈妈认为,这些“聪明题”的题型都很绕,即使是大人来做,也必须熟悉这种出题思路和语境,不然真的会反应不过来。

       这位妈妈说,孩子上学前属于“放养”的,没上过什么班。但孩子上小学后,她很快发现差距,也很努力和孩子一起学,推掉了几乎所有下班后的应酬,每晚保证至少2小时陪孩子,哪知道依然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当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拥有了相应的能力时,学习起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关于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A项: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一般来说,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力约20分,10-12岁儿童约25分,12岁以上约30分。低年级儿童对一些具体的、活动的事物以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