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初二班主任,我总为一些学生担心,尤其是张强同学。他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他对是否继续留在学校读书正进行着思想斗争。张强是一个内向的学生,在家中排行老三,他的哥哥和姐姐没有一个读完中学,他的父母也没有中学毕业,他的家庭对他的读书没有提供什么帮助。目前,张强的主要问题是经常旷课,结果最近一次期中考试中,他有两门主课没考及格。当我找他谈话时,他告诉我:在他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在学习上就遇到了麻烦,而且感到很无助。他开始觉得自己笨,而且越认为自己笨就越不愿意努力,因为既然不行干吗还要努力呢?由于不努力,他变得更落后,这也使得老师认为他很笨,并把他作为笨学生来对待,如给他布置简单的学习任务,或者最后干脆把他编到“差班”去,于是,他开始不来学校了,而当时老师除了把他不来上学的事情告诉他的家长外,什么努力都没有做。他曾经回到学校一段时间,那只是因为不让老师再找家长的麻烦,之后他就经常不去学校了。我问他,如果辍学了他会做什么,他说他的哥哥姐姐都辍学了,也都找到了工作,哥哥做建筑工,姐姐在宾馆做招待,他们不但有钱花,而且没有人会因为他们没有完成中学学业而刁难他们。他也想去做工,他可能会买一辆汽车四处游玩。他认为以前别人所说的辍学可能会带来许多糟糕的事情其实都是撒谎,因为学校无法帮助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在学校只是浪费时间。
试分别用归因理论和自我价值感理论分析张强同学为什么不愿意努力学习。(6分)
结合归因理论和自我价值感理论,对张强同学不愿意努力学习的原因分析如下:
①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案例中张强没有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努力,而是觉得自己脑子不好,能力不强,而且把自己的失败常常归因为能力因素,产生了习得性无助的感觉,认为自己努力也是没有作用的;老师也觉得张强是因为笨,而不去引导张强正确地归因,这种归因导致张强不愿意努力学习。
②自我价值感理论
根据科温顿的自我价值理论,张强同学不愿意努力学习属于低趋低避型。这种学生没有对成功、自豪的期望,也没有对失败、羞愧的恐惧,同时他们很少学习或者直接放弃学习,对学习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这种漠不关心有些是真正的漠不关心,因为觉得课程对自己根本无用,这种类型的学生被称作“失败接受者”。材料中张强同学在面对学习时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而且认为学校的学习是浪费时间,这在自我价值理论中被认为是低趋低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