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在上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的科学课时,我安排学生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做好观察记录。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一会儿,一位同学跑过来说:“老师,我捉到一只小鸟。”其他同学也围了过来,突然,一个同学说:“这只是公的。”围观的同学们哄堂大笑。我问道:“你怎么知道的?”“科普书上写的,公鸟的羽毛更艳丽。”他自信地说。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确实难能可贵。我及时表扬道:“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希望你能做进一步的研究。”孩子认真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儿,一位同学跑过来告状:“小明把小鸟的羽毛扯掉了。”我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便走过去,看见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指责小明。我对他们说:“小鸟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个生命体。我相信小明一定是无意扯掉了小鸟的羽毛。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只美丽的小鸟呢?”小明马上大声说:“老师,我们把小鸟放了吧,让它去找小伙伴!”这节课给我的感悟是: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会比单纯说教来得更加有效。

结合案例,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老师的教学行为。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案例中这位老师的做法是恰当的,践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尊重和赞赏,要求老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材料中,教师在一个同学发现小鸟并通过自己判断是公鸟的时候,没有向其他同学一样对他一笑置之,而是表示赞赏,践行了要尊重和赞赏学生的理念。

其次,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要求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材料中,教师在上科学课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积关注学生品德的培养,在小明同学弄掉小鸟羽毛大家都在声讨他的时候没有过分严格批评学生,而是同理心转换,通过言语直观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教师通过户外实践的形式给大家上科学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做法。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观、教师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