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王鹏和张明因为小事吵了起来,张明挨了王鹏两拳,刚要动手,上课铃响了,王鹏跑进教室了,张明觉得吃了亏,怒不可遏,在教室门口不断挑衅王鹏,喊他出教室,要把他揍一顿,此时正好上物理课的苏老师看到了这一幕。和蔼地对张明说:“张同学,你看老师手里拿这么多作业本,你能帮老师发给同学们吗?”

张明虽然还在生气,但还是很快接过作业发了下去。苏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刚才,张明虽然和别人闹上了小矛盾,可他为了不影响大家上课,愉快地帮我们发作业,这很好,我相信他下课后会正确处理这件事”。张明听了老师的表扬,转怒为喜,上课也非常认真。

下课,苏老师请王鹏帮他把物理教具拿回办公室,趁机问明课间事情发生经过。听完王鹏的陈述,苏老师对他说:“打架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如果是你被打了,你会感觉怎样,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要学会用自己的智慧,正确的解决冲突”。最后王鹏主动找张明道歉,两人重归于好。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苏老师教育行为?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案例中的苏老师面对学生的品行和纪律问题的处理方式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是值得赞赏的。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具体要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案例中,苏老师巧妙地利用让张明帮忙发作业的方式,化解了一场干戈,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苏老师趁课间问明了事情经过,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的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规定教师要“教书育人”。具体要做到: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案例中,苏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比较温和,且最终促进了学生们的品行转变,体现了“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