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3)班的学生小东非常顽皮,不讲卫生,上课总打瞌睡,学习成绩也不好。同学们很不喜欢他,他也常表现出破罐子破摔的态度。班主任黄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次班会活动,黄老师发现小东在台上镇定自若,还很幽默,就及时表扬、鼓励了他。在一次“班级之最”的评比中,小东被评为“小品演得最好的人”。由于小东点子多,大家就选他做了班会策划组的组长。在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后,小东积极为班级做事,不仅变得干净整洁了,也爱学习了。以前小东不爱上黄老师的英语课,现在却是英语课上发言最积极的人,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
问题;请用德育原则,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班主任在对小东进行教育时,遵循了导向性德育原则、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和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的品德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材料中,黄老师及时对小东“破罐子破摔”的态度进行了干预,引导小东成为奋发向上的人,贯彻了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2)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材料中,黄老师针对小东在台上表演时镇定自若、幽默的优点,及时进行了表扬与鼓励,还让他担任班会策划组的组长,引导其利用自身的优点克服顽皮、不讲卫生等缺点。
(3)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材料中,黄老师根据小东幽默、小品演得好、点子多等特点,让其做班级策划组的组长,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了因材施教。
(4)知行统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材料中,大家选小东做班会策划组的组长,小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后,积极为班级做事,在实践锻炼中提高了认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