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师发现刘波同学在上课时特别喜欢,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插话提问,有时还会引得底下学生起哄声一片,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罗老师有时真想狠狠惩戒他一把,但转念一想,这是个好学生,他缺乏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罗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和缺点,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二天,刘波同学不好意思地找到了老师,满脸通红的说我上课喜欢插话,会影响课堂纪律,打断同学们的学习,但这也表现我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表明我在认真思考我知道我能克制住自己插话的习惯。罗老师听后说,看来你已很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知道该去克服自己的缺点,你已经成功了第一步,接下来老师要帮助你在行动上有所改变,做到既能积极思考提问,又能遵守课堂纪律。刘博说老师,我一定努力做到。
请结合案例分析罗老师的教学体现了什么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基本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罗老师的行为遵循了以下原则:
1.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罗老师认为学生缺乏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并通过正面教育,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意识到了错误,体现了疏导原则。
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罗老师对学生提出了要求,但是也充分的尊重了学生。
3.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罗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4.长善救失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罗老师看到了学生的优点,并发挥了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5.灵活施教原则
所谓灵活施教原则是指德育要因人、因时、因境不同,而有的放矢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罗老师能跟根据学生个性特征灵活处理问题,做到了灵活施教。
总之,罗老师的行为体现了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充分尊重了学生,很好的遵循了德育原则,有效实施了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