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为了把课上得更生动形象,今天带来了不少直观教具,有标本、图片,还有实物,进教室后,她把这些教具放在桌子上或挂在黑板上,她想,今天的上课效果一定很好,可是结果并非如此。
(1)请对张老师的做法进行判断。
(2)请用注意的有关知识对张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3)请你提出改进措施。
(1)案例中,张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需要改进。
(2)首先,材料中张老师的做法引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所以教学效果事与愿违。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它是一种初级的、被动的注意,是所有动物共有的。其次,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因素有: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对比等。案例中,张老师把标本、图片、实物放在桌子上或挂在黑板上,使这些新颖的教具与周围其他事物有了强烈对比。最后,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自控力比较差,对老师带来的教具又很感兴趣,所以注意力被分散,从而产生无意注意,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活动,教学效果也会事与愿违。综上所述,张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有待改进。
(3)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外部刺激的干扰,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运用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第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老师应该适时地呈现直观教具,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并及时将教具放在不显眼处,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注意集中在教学上。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启发性;语言可以抑扬顿挫、快慢适中;板书设计要重点突出、清晰醒目;教师还可借助适度的表情和手势来引起无意注意。第三,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教师通过明确学习以及活动目的和任务,让学生加深对课的目的和任务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产生并保持有意注意,从而集中注意力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