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甲为杀人而与乙密谋,让乙去购买毒药,乙随后买来毒药。但之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并将毒药全部销毁。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乙成立犯罪末遂
甲、乙成立犯罪中止
甲成立犯罪中止,乙成立犯罪预备
甲成立犯罪中止,乙成立犯罪未遂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20年8月29日重庆市合川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题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犯罪停止形态。甲让乙去购买毒药,乙随后买来毒药,从行为可知,甲乙两人还没有着手实施犯罪实行行为,还没有性命利益造成紧迫危险,正处于为犯罪准备工具毒药的犯罪预备阶段。随后甲基于主观意志,主动地放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我国《刑法》对残疾人犯罪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15岁的赵天与同学华东不和,故意在华东的水杯里投毒,导致华东抢救无效死亡,则赵天( )。
罪刑相适应原则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要求刑法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 )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该财物的,以贪污罪论处。
某县两名男子相约各持一支土铳、改装射钉枪上山打猎,不料,在打猎过程中误把一名采药老农当成野猪开枪击伤,两人发现老农受伤后未施展救助还逃离现场。这两名男子的行为构成(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