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某日下午,杨老师把没有完成课后作业的小学三年级李同学叫到讲台前,然后杨老师向全班同学下达任务:“每个人去打李同学5个耳光或用教棍打手掌,谁打得不狠就打谁”。结果,全班有30名学生,除了另外5个没有做完作业的同学外,其余24名同学全部动了手,最后杨老师也亲自动手打了该同学。挨打后,李同学的脸和手掌疼痛难忍,还要求他坐好并认真听课,直到放学。回家时,他走到家门口就嚎啕大哭,泪流满面。李同学母亲发现其脸部和手掌大面积红肿,有的部分已经成了紫红色,李同学母亲带他去医院看医生,并了解相关原因,最后李同学告诉母亲,“我不想上学了,想转班或转学”。
问题:
(1)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杨老师的教育行为所存在的问题?
(2)如果你是李同学的班主任,你将如何来协调处理这件事情?
(1)案例中的教师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本)》中“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要求。
①“爱国守法”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材料中杨老师让全班同学打李同学耳光,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违反了爱国守法的师德要求。
②“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杨老师因为李同学没有完成课后作业,就让李同学站在讲台前接受其他同学扇巴掌,这是对李同学的体罚,违背了关爱学生的师德要求。
③“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针对李同学未完成课后作业的行为,杨老师未对其进行循循善诱,帮助李同学改正不良学习习惯,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师德要求。
(2)案例中老师让每个同学去打李同学5个耳光,最后老师自己也亲手打了李同学,本身就没有为学生做到一个良好的表率。班主任是沟通各任课教师的桥梁,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如果我是李同学的班主任,我会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①寻找杨老师,了解事情的原委,并委婉指出体罚学生的不妥之处,并建议杨老师在班级里和李同学道歉,同时也引导全班同学向李同学道歉,并主动向家长道歉,以争取家长的原谅。
②与李同学的家长进行沟通,说清楚事情的原委,并再次对家长进行道歉,争取家长的谅解,并说明杨老师处理这件事的不妥之处,并承诺以后此类事件不会再发生。
③针对李同学没能完成课后作业这个问题,需要找其进行单独了解原因,是不会做还是时间不够,找到原因之后帮助其对症下药进行改善。
④在以后的教职工大会上可以提议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正确践行师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