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一个调查显示:78.5%的教师主张教师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子的知心人。但与此同时,50.2%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存在着教师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并有38.6%的教师认为教师经常批评、惩罚学生是出于对学生负责和对学生有爱心。虽然反映教师经常发脾气的小学生、中学生的比例只有7.3%和9.8%,但是反映教师不发脾气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比例也只有20.6%和13.4%,也就是说有79.4%的小学生和86.6%的中学生认为老师在他们面前发脾气,只是“经常“有时”“偶尔”之间的程度不同而已。

对以上调查现象,你有什么感触,请用当代学生观的理念进行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读完材料,感触如下:

(1)新课改下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材料中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处于冲突之中,他们主张“教师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子的知心人。”,但实际是“存在着教师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且认为“教师经常批评、惩罚学生是出于对学生负责和对学生有爱心。”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教师要改变陈旧观念,树立新型学生观的历程将是长期的、痛苦的。

(2)教师应意识到批评和惩罚不等于爱心。爱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而惩罚会导致学生不良人格和个性的发展,等学生成人后,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不成熟的个体,同时又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个体,因此他们要求教育应该重视他们的发展性。学生对材料中教师的此种行为内心是不满意的,只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并对此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师生间建立平等、自由、同情、关心、宽容、鼓励、帮助的关系,是当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尊重的前提。教师应及时转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4)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教育的理念、重视学生发展的理念、依法施教的理念、自我教育的理念等当代学生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切实为学生着想。

综上所述,教师应及时更新过去的传统观念,践行当代学生观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解析:第一:根据问题回归材料;第二:将题目涉及相关理论进行完善并完整论述;第三: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