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对初中生的心理教育,要以初中生的( )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基础。
认知
记忆
思维
感觉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4年四川省成都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题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认知。认知也可以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在知觉过程中,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能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特叫( )。
对以往愉快的情绪的记忆、对受过惊吓的记忆或曾经悔恨的记忆等属于( )。
将一根木棒的一截插入水中,看起来木棒弯曲了,这是( )。
一个实际身高为1.8米的人,距离观察者30米、20米、10米、5米变化的时候,观察者依然能感觉到他的大小是不变的。这体现的是知觉的( )。
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这一特性的是(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