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小数点搬家》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2-20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点搬家》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小数点搬家》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讲授小数点移动数的变化规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也为后面小数乘法竖式运算打下基础,有着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节课是非常重要的。

  二、说学情

  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特征,这一阶段的学生观察和总结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还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特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数学学习的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和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探究法、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创设一个蚂蚁快餐厅涨价的情境,蚂蚁快餐厅每份快餐0.01元,有很多人客人光顾,后来价格变成了0.1元,客人少了很多,再后来变成1元,就没有客人了。再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价格有什么变化吗?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发生了移动,引出本节课内容:小数点搬家,并板书题目。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等。

  首先我会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小数点右移一位和两位后,小数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后可以得出:0.01元等于1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个单位得到0.10元等于1角;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个单位得到1元。1角等于10分,1元等于100分。故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10倍,向右移动两位,就扩大100倍。

  接着我会列出数位表并讲解:百分位上是1表示1个0.01,十分位上是1表示10个0.01,个位是1表示100个0.01。故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10倍,向右移动两位,就扩大100倍。

  接下来我会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卡纸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结合之前用面积表示小数的方式,在卡纸上涂一涂,表示出1、0.1、0.01,并观察面积有什么变化。探究结束后请小组代表进行总结。

  

 

  通过两个有梯度的练习题,既巩固了学生学习的知识,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推理能力。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随意举出一个小数,并将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右移一位和两位,然后说明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结以学生总结为主,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反思,重视学法,同时让学生梳理今天所学习的内容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课后习题的布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不限制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遵循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部分,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