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发展可能性。
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其局限性。
3.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同步练习】
1、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白板说
答案:A
2、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答案:B
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