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齐白石 徐悲鸿》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齐白石、徐悲鸿的创作生平,学会自主搜集资料和用简单的专业术语对作品进行分析、评述。

  2.通过欣赏、讨论、合作探究画家个人特点,锻炼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画家持之以恒的创作精神,学习画家在艺术道路上秉承的尊重传统和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齐白石、徐悲鸿的生平及作品特色。

  【难点】

  用简单的专业术语对作品进行分析、评述。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展示《墨虾》和《奔马》两幅作品,并提问:上述两幅作品的作者是谁?你们认识这两位画家吗?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回答:齐白石、徐悲鸿。顺势揭示课题走进美术家《齐白石 徐悲鸿》。

  环节二:直观感知

  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继续欣赏这两幅作品,教师提问:这两幅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这两幅作品分别描绘了虾和马,《墨虾》造型简练质朴,利用水墨的浓淡变化,不仅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也生动地再现了每只虾的结构,及其各异的姿态,精准而不繁琐。《奔马》画面简淡、高逸,用笔泼辣、凝重,穷紫酣畅,间参西法,均为徐悲鸿先生独到处。

  活动三:形式分析

  演示课件,播放齐白石、徐悲鸿创作的艺术精品,重点分析《蛙声十里出山泉》及《愚公移山》。教师提问:两幅作品在题材和意境上有什么异同,从构图、技法和主题上分析这两张作品较之传统中国画的创新之处在哪里?

  学生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以组为单位选取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评述:这两幅作品都集中反映了画家的代表风格,画家的艺术创作结合特定的时代,选择特定的主题,虽然都是中国画,但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更趋于传统艺术的创新,而徐悲鸿的《愚公移山》更加注重将西洋绘画和中国画的形式整合。

  活动四:总结领悟

  提出问题:齐白石和徐悲鸿各有什么艺术特色?

  总结回顾:齐白石,篆刻书法自成一家;构图新颖、大胆;选材独特,来自生活,看似简单,却又新奇;善用墨,富于变化;用色大胆,有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提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画学理论。徐悲鸿,现实主义风格,写实,关注生活;融合中西方艺术技巧;体现崇高的民族气节;贡献,确立了一套完整的以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基础的美术教学体系;讲求中西结合,开创了中国画的新纪元;以“人须无傲气,但必具傲骨”的诤言要求自己。

  活动五:比较鉴赏

  以小组为单位布置课堂练习:通过以上的学习,学会从时间、题材、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两位大师的不同作品,梳理制作画家创作年表和大事记。

  教师巡回辅导答疑,选择质量较好的作业进行分享点评。

  活动六:小结作业

  1.小结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回顾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

  2.作业

  最后,结合学生从探究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程度,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课后根据所学知识和分析方法,查阅资料任选一位近代艺术大师李铁夫、林风眠、黄新波完成创作年表并进行补充梳理。

  四、板书设计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